技術服務

移印印刷教材

首頁 > 技術服務 > 印刷技術交流 > 移印印刷教材 > 移印與印刷的關係
移印與印刷的關係
移印與印刷的關係:
移印英文稱為pad print是凹版印刷的一種,將油墨覆蓋在鋼版上,使用刀片將平面上之油墨刮除,
印刷的圖案即是凹陷留下油墨的部份,再用膠頭將油墨沾起,轉印在素材上,可在各種材料上印刷,例
如塑膠外殼,金屬及高科技相關產品等,跟網印比較起來移印較適合小面積,細線條,凹凸面上印刷,移
印的墨厚較網印來的薄許多。


 
冶 具:
1.      通常如果被印物很薄很輕時需使用有吸氣功能的治具,因印刷時膠頭易將素材黏起,另一方面有
時考量定位 的方便也會使用吸氣的功能
2.      一般通常塑鋼土因為製作上的快速與方便是常用來製作治具的方法之一,或是使用電木材質以
銑床或CNC加工,或樹脂灌製等
3.      不論如何製作印刷面的水平是很重要的,但要求較沒有網印嚴謹
4.      若印刷的圖案太接近素材的邊陲則最好加上墊塊.避免膠頭中心點懸空沒有支撐造成印刷圖案
變形

5.      若素材較軟,則素材下方最好加墊塊

 
印 刷 鋼 版 :
1.     鋼版的深度從5u到45u左右都有人在用,印刷布類紙類陶瓷塑胚等會吸水的材質通常會用較深
的鋼,印刷網點等四分色稿件大多使用15-20u左右,一般塑膠金屬等較細的文字印刷都是使用20-25u.
較粗的線條則是使用28-35u左右的深度,深度越深需要越快乾越濃的油墨,深度越淺,需要越慢乾,越稀
的油墨
2.      版的材質,台灣市場上大部份都是使用鋼版,另外也有鋁版,樹脂版,不鏽鋼版
3.      鋼版的表面,一般鋼板需經過平面研磨及金鋼砂研磨,有部份使用時為了節省成本僅做平面研

4.      鋼版的大小,因為機器不同及印刷面積不同鋼板的尺寸便跟著改變

佳因使用SKD11(合金工具鋼)

金鋼砂研磨的鋼版

研磨鋼版"拋光處理"

佳因公司生產"墨杯式移印機"
60mm墨杯移印機 :
新式之墨杯式移印機使用90mm寬*200mm長*10mm厚
舊式之墨杯式移印機使用90mm寬*180mm長*10mm厚
90mm 墨杯移印機 :
使用120mm寬*240mm長*10mm厚
墨杯式鋼版使用注意事項:
A.     需注意稿件方向與治具方向須一致.
B.     需使用經金鋼砂研磨之版材.
長用的墨盤式移印機鋼板尺寸有80*80,,,80*95,,,100*100,,,110*140100*150,,,等等
墨盤式鋼版使用注意事項:
A.     左右至少比印刷圖案各多15mm,前後多20mm,較為方便使用
B.     若有長線條圖案時勿與刮刀形成平行否則易造成跌刀
 
墨 杯 :

墨杯的尺寸共有直徑60mm,90mm,130mm,3種, 圖案在設計時需比墨杯之直徑至少減少5mm之尺寸
佳因墨杯 : http://www.finecause.com.tw/goods.php?act=view&no=301
1. 60Ø墨杯
  

2. 90Ø墨杯
  


3. 13
0Ø墨杯(銀色)
  

 
印 刷 油 墨 :
印刷油墨,如果以乾燥方式來區分的話,
可分為 - 1.溶劑揮發型  2.UV紫外線乾燥型  3.水性油墨
1.溶劑揮發型 : 其乾燥的速度仰賴溶劑的燃點,燃點越高的溶劑揮發的越慢,較快的揮發速度適合用在移
  印上(較易脫墨),移印時油墨需於半乾半濕時膠頭再往被印物上方下壓方能完全脫墨

2. UV紫外線 : 油墨乾燥的條件完全仰賴UV光的照射,所以它有一大特點即是不會塞網,而使用UV燈照射
  後可瞬間固化,固化後的硬度比一般傳統油墨高,所以在自動化印刷上經常使用.但UV油墨單價較高

3.水性油墨 : 是自然揮發乾燥的,當然也可使用烤箱加速乾燥
  附著度,因為印刷材質種類繁多及對附著條件要求的不同,每一品牌的油墨大都細分為許多系列,


詳細內容,請參閱耗材類訂單說明書(油墨部份如下)
目前廠內"主要銷售的油墨有" :
1.德國美耐博marabu,  2.德國Ruco,   3.日本Seiko,   4.日本十條ops

1. 
德國美耐博marabu : 揮發速度中等,移網印均適用
SR系列,適用於ABS,PC,壓克力(單,雙液皆可,添加硬化劑較耐酒精)
PU系列,適用於PU材質,如高爾夫球等.(屬兩液型需加硬化劑)
PY系列,適用於金屬,烤漆,IC,記憶卡(屬兩液型需加硬化劑)
GL系列,適用於玻璃材質. (屬兩液型需加硬化劑)


 
2. 德國Ruco(已取得獨家代理權) : 揮發速度快適用於移印,亦有系列適用於網印。
                
T110GK系列 : 適用於玻璃、亮光漆表面、金屬、熱固性塑料、聚醯胺(PA)、聚碳酸酯(PC)、
預先處理之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
T45系列 : 適用於ABS,PC,壓克力
T200系列 : 適用於金屬,烤漆
T01系列 : 適用於玻璃、亮光漆表面、金屬、熱固性塑料、聚醯胺(PA)、聚碳酸酯(PC)、
預先處理之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


3.日本Seiko:揮發速度中等,移網印均適用
廠內庫存的有EPOXY1300, EPOXY1000, VIC
特性請參閱SEIKO目錄
EPOXY1300系列 : 用於金屬,烤漆,玻璃但需高溫烘烤170度30分鐘方能附著.
EPOXY1000系列 : 用於金屬,烤漆,玻璃需加硬化劑,烘烤120度30分鐘.(雙液型)
VIC系列 : 用於ABS,PC,壓克力,尼龍,單雙液均可

4. 日本十條OPS,:揮發速度中等,移網印均適用
OPS系列 : 適用於PP材質(如針筒).並非所有PP材質均能附著,最好經過測試.
※ WK, 揮發速度中等,移網印均適用
適用於ABS,PC,壓克力


 
 

膠 頭:
1.      越細的圖案要用越尖越硬的膠頭(越尖越硬的膠頭排氣越好)
2.      離膠頭中心越近排氣越好).
3.      新的膠頭吸墨不良時可使用酒精擦拭表面.
4.      膠頭於油墨處於半乾半濕狀態下壓,脫墨效果特佳,可以一天連續10000次以上的印刷,每次皆可
完全脫墨.


 膠的顏
矽膠種類 吸墨性 抗溶劑 延展性 抗靜電 脫墨性
F-01(藍)
F-02(紅)
F -03(舊白)
F -04(暖白)
F -05(粉紅)
  ☆:優     ◆:佳      △:一般       ✕:無

1.    一般都用矽膠顏色的不同來分辨矽膠材質的不同。
2.    本公司所生產的矽膠種類不同即代表著不同的矽膠特色。
F -01(藍)抗溶劑性佳,可用來大量印刷,提升膠頭使用壽命。
F -02(紅) : 可製造硬度高、吸墨效果佳、適合用在排氣不良的印刷圖案及咬花面上。
F -03(舊白) : 延展性佳,可製造硬度較軟的膠頭,黏性也較高。
F -04(暖白)延展性更佳,除了可製造軟膠頭外,用來包覆不規則的塑材,較不易破裂。
F -05(粉紅)針對水性油墨,有極佳的吸墨效果,對於細小字體,能較完整呈現。


調機的工序(墨杯式):
1.      將移印所需之材料準備齊全.1.鋼版2.膠頭3.油墨4.溶劑5.治具6.印刷素材
2.      將油墨倒墨杯中並加入適量之稀釋劑(約20%左右)
若使用Ruco油墨印細字,版深20~22u則使用中乾或快乾即可.
若使用Marubu或wk油墨印細字,版深20~22u則使用快乾或特快乾.
若使用Ruco油墨印字,版深25~28u則使用快乾或特快乾.
若使用Marubu或wk油墨印字,版深25~28u則使用特快乾.
若使用Marubu或wk油墨印字,版深25~28u或以上時若使用特快乾仍無法完全脫墨則需使用
吹風機於印刷前將油墨吹乾一些再下壓.若脫墨效果仍不理想則需養墨,讓油墨慢乾之成份揮
發再加入特快乾溶劑。
3.      開啟機器之電源及氣壓閥
4.      將墨杯裝入墨杯罩中,再與鋼版接合.*墨杯需與鋼板平行再慢慢將鋼板推入.
置入前需先選擇鋼板之方向.印刷圖案在墨杯外.
5.      將墨杯座組裝入機器之鋼板座上並將鋼板固定鎖緊.
6.      往前推墨杯罩,讓墨杯罩上之半圓形進入墨杯架之導桿上,直到頂住為止
7.      按D/BLADE鍵,將墨杯架下壓,下壓後稍微搖晃墨杯罩以確定導桿有卡入.
8.      將選擇好之膠頭鎖在膠頭鐵片上.
膠頭鐵片之高度:13mm,23mm,33mm,43mm,53mm,63mm共6種
FC-251膠頭座與鋼板之距離為100mm,因使用膠頭高度的不同,需搭配不同尺寸之膠頭鐵片.
9.      鎖付膠頭於膠頭座上,並調整至適當位置.
10.    調整鋼板上方膠頭下降位置之感應器(S4)至最高點,並利用pad test鍵,試壓膠頭至適當高度.
(可完全壓蓋住印刷圖案後再超過一些,防止氣壓,壓力小時沾不到墨)
11.    按AUTO鍵位移至前方後,再按一次AUTO鍵讓其停於前方.
12.    將治具固定於T型槽上,將其鎖緊.及放一被印物於治具上.
13.    調整被印物上方膠頭下降位置之感應器(S7)至最高點,並利用pad test鍵,試壓膠頭至適當高度.
(可完全壓蓋住印刷圖案後再超過一些,防止氣壓,壓力小時印刷不出圖案).
14.    按manual鍵,進行沾墨及試印一次.ok後即可進行印刷生產.


 
 
印刷不良的解決方法:
Q1: 印刷出的圖案不完整
A:
1.     檢查鋼板上之圖案是否完整.
2.     油墨是否太濃. (若油墨太濃則細小的地方會印不出且容易拉絲)
3.     油墨是否太快乾.(若油墨太快乾則細小的地方會印不出)
沾墨前停頓時間通常設為0
膠頭下壓速度太慢也會造成油墨乾涸,無法吸墨
4.     膠頭吸墨不良.(膠頭吸墨不良時不會分圖案的粗細而無法印出,而是以區域分,通常會一塊
區域印不出來

 
Q2: 印刷出的圖案雖然完整但會拉絲(沒有方向性的拉絲)
A:
1.     用膠帶清潔膠頭後再印一次,如會拉絲則代表油墨黏性太高
a.      在不溢墨情況下添加稀釋劑
b.     加ST1降低油墨黏性.(比例約為10%)
c.      降低膠頭上升速度

 
Q3: 拉 絲-順著刮墨的方向拉絲
A:
1.     刮墨不乾淨,---調整右方刮墨壓力
2.     將墨杯拆下,用指甲檢查墨刀是否有損傷
3.     鋼板刮墨超過15~20萬次會造成刮墨不乾淨

 
Q4: 溢 墨
A:
1.     油墨太稀
2.     膠頭太硬
3.     鋼板刮墨超過15~20萬次會造成刮墨不乾淨

 
Q5: 排氣不良(印刷線條末端有針孔)
A:
1.     使用較尖較硬的膠頭
2.     降低膠頭下壓速度
3.     先連續印刷於膠帶上數十次,清潔膠帶後再印刷
 
返回上頁
 -->